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文娱
《凡人修仙传》:不甘平凡的“成长启示录”
标签:文娱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杨忬

■杨忬
一直以来,仙侠题材以其高燃的爽感、瑰丽的想象力和丰沛的情感表达,收获着广大观众的喜爱。近日,由杨阳担任导演,王裕仁担任总编剧、总制片人,杨洋主演的古装剧《凡人修仙传》在优酷开播,以一股独特的“凡人自强”之气席卷荧屏。
《凡人修仙传》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山村青年韩立偶然踏入修行之路,在一步步成长进阶的过程中谨守初心、自立自强的故事。尽管总是遭受各种困难,甚至被排挤、陷害,但韩立从未放弃,而是凭着自身的坚韧不断精进,最终突破魔道封锁,开启新的征程和冒险。
与常见的仙侠题材中,主角身负神力、心怀天下、一出场即为“天选之子“的设定不同,《凡人修仙传》的主角韩立出身普通,既无灵根加持,也无家传渊源,他之所以能够在强手如云的修仙界“逆天改命”,靠的是不懈的奋斗与理性的抉择,这恰是对当代青年成长的深刻映照。
驱动韩立不断前行的也并非传统仙侠中“拯救苍生”的宏大使命,而是最朴素的信念——“修仙是为了做人”。韩立为了还上一碗面、三张饼的恩情走入修仙之途,不为追求虚无缥缈的长生之道,而是要在弱肉强食的世道规则中,争得一份挺直腰杆做人的尊严。这种对自我主体性的坚守,以及出身平凡却不甘平凡的内在动力,也是当代青年在社会竞争中所需要的精神锚点。
剧中不吝展现韩立日复一日的修炼,对功法的反复揣摩,对灵药、法器等资源的精打细算。他深知自身在资质、出身等方面的平凡,却坚信“只要活着就有希望”“重要的是记住自己是谁”,一路求索,终于让实力成为自己的处世底气,直击当下青年对“努力是否有意义”的困惑,传递出积极的奋斗价值观。
随着韩立的成长,他逐渐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生存哲学。他并未一味试图战胜所有坎坷,而是谨记“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的行事准则,遇事先站在全局角度判断是否有利于自身生存与成长,在危险和陷阱面前始终保持警惕与敏锐,从每一次利弊得失中总结经验。其谋定而后动的行事逻辑中,是一种高度理性的务实态度。而他不屈服、不让渡的昂扬韧性,亦是当代青年人在充满挑战的现实世界中极具借鉴意义的“精神武装”。
尽管韬光养晦是韩立行事的第一准则,但韩立同样拥有心系天下的责任感。对于韩立来说,“万物皆可为我所用”是他自我提升的手段,讲道义、知感恩、尽力帮扶他人、珍视他人生命是韩立更重要的行为准则,是他以平凡之身进入修仙之途从未割舍的初心。无论是明知墨居仁对自己的利用、仍然守诺赴一年之约,还是挺身而出救下被围困的七玄门,抑或提醒万小山提防青纹等人,韩立始终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能独善其身,也懂得兼济天下,体现了难得的理想人格追求。
《凡人修仙传》最难能可贵的是讲好了一个属于普通人的故事,尽管以修仙作为基本设定和主角的成长路径,但它本质上是关于一个普通人如何稳扎稳打、求索成长的故事。它通过仙界这样一个看似缥缈的设定,将普通人面对全新挑战、不断进阶成长的经过融入叙事,也让观众跟随主角一起洞见人生百态,经历现实生活中同样存在的矛盾冲突与价值观碰撞。因此,剧集的叙事本质从未离开现实的社会属性与人性价值,也输出了值得年轻人借鉴汲取的精神力量。
此外,《凡人修仙传》也呼应了当代审美的不断升级,通过实景美学构建更具沉浸感的视觉体系,在道具、造型、服装的设计上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让仙侠世界扎根于文化土壤。剧集远赴新疆、贵州实地取景,将青绿山水、广袤草原、巍巍雪山收入镜头,让祖国的壮美山河在方寸荧屏间气韵流转。
以自尊自强的价值观为骨,以东方传统美学突破为魂,《凡人修仙传》诠释了一部属于当代青年的“成长启示录”:哪怕起点平凡,抱持一颗永不屈服、超越自我的心,以君子之风为人立世,以务实智慧昂扬向前,便能在有限人生中活出无限可能。
- 分享:
- 编辑:范语晨 ????2025-08-0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