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妇联 >
新闻板块 >
家庭工作
甘肃平凉:让好家风支撑起崇德向善好民风
标签:家庭工作 | 来源:中国妇女报客户端 | 作者:平凉市妇联
家风如雨,润物无声;社风民风,系于万家。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细胞,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基与映照。近年来,甘肃平凉市妇联充分发挥联系党和妇女群众桥梁纽带的作用,立足职能定位,创新思路举措,积极履行在引领家庭文明建设、弘扬优良家风方面的独特使命,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崇德向善的磅礴力量。

深耕厚植,夯实家风建设“精神沃土”
搭建群众身边的家风阵地,精心收集整理古今优良家风故事、深入挖掘本地历史名人家规家训、红色家庭及最美家庭感人故事,建成市级流动家风馆,累计参观人数超过3000人(次),带动华亭“红百合家风馆”等一批县级家风馆建成使用,全市共建成各级各类家风馆、家风墙、家风长廊等阵地2300多处,累计开展“家风讲堂”“红色家风研学”“最美家庭故事会”等各类家风主题活动960场次,受益人数12.3万人,形成了“红色家风教育矩阵”,搭建了家风弘扬新平台。持续开展“巾帼心向党”系列主题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家风宣讲、家庭故事分享会、亲子阅读等载体,引导广大家庭成员深刻理解家国情怀的时代内涵,去年以来累计开展家风宣传宣讲活动200场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

创新载体,打造家风实践“活力矩阵”
积极开展以最美家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军营为内容的家风家教“五进活动”,各级妇联通过“讲、议、赛、晒”积极开展“最美家庭”宣传活动109场次,宣讲“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等典型的感人事迹,普遍营造了良好典型宣传引领氛围。广泛开展优秀家风家训征集和宣传活动,征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倡导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展现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采的各类家风家训作品累计超过2000件,线上展播149期。开展“书香飘万家 星星点灯”亲子阅读、“女性领读者”评选、家风家教故事分享会等活动千余场次,参与人数20000余人。持续擦亮“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工作品牌,建成“积分超市”856家,组织开展“巾帼暖人心 把爱送到家”暖冬关爱行动、“巾帼共建美丽家园”等特色积分兑换活动5855场次,鼓励更多家庭参与到和美乡村建设中来,建立“家风积分”兑换机制,以“小积分”激发民风塑造内生动力。

协同联动,构建家风传承“良性生态”
将家风建设纳入本地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总体布局,主动加强与社工、教育、民政、关工委、文明实践办等部门的常态化沟通协作,定期研判形势,联合开展活动,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分层分级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团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定期组织家风实践活动、文明创建活动。将家风建设要求融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过程,大力弘扬文明婚育新风尚,扎实推进移风易俗融入家风建设、基层治理新实践,助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加强对适龄青年和新婚家庭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领,大力宣传“不要彩礼要幸福”的理念,做精做细“青平有约”婚恋品牌,激活相亲角公益服务平台作用,去年以来,举办“相亲八分钟”、家长“帮”相亲、“邂逅非遗·巧手连心”非遗手工体验交友联谊等特色活动90场次、集体婚礼10场、参与青年超过10000人次,推进“婚育文化进万家”,引导年轻人自觉传承优秀“家”文化,厚植文明新风。

源头治理,打通家风浸润“神经末梢”
深度参与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为促进家庭和谐、基层社会治理注入她力量。搭建矛盾调处“会客厅”,建成12338妇女儿童维权中心132处,婚调室1066 处,建立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处闭环机制,让家长里短有处诉说、有人倾听、有人应答。培育家庭事务“解铃人”,全市聘请婚调员3069名,依托省妇联项目对每起成功调解案例补助100元,让矛盾纠纷有人调、调得了。织密排查预警“防护网”,各级妇联将婚姻家庭矛盾排查化解纳入警调、诉调、访调范围,形成了“小事即办、大事联调”“妇联执委+志愿服务”“六步闭环调解法”等有效机制,依托公检法司专业力量,组建婚姻家庭矛盾法律、心理、婚调志愿服务团队,打造和合之家阵地59个,集中化解疑难问题42起,努力推动和谐家庭文化深入人心,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定分止争、案结事了。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下一步,平凉市妇联组织将继续心怀“国之大者”,立足“家之要事”,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举措、更创新的思维,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引领广大家庭自觉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让文明之树在万千家庭的滋养下枝繁叶茂,清风正气充盈社会每个角落。(平凉市妇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