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家庭 >
传统美德
本报报道的创业女大学生龙心怡喜获“阿里公益奖项”
标签:传统美德 | 来源:中国妇女报客户端 | 作者:邵伟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邵伟 发自长沙 “太荣幸了!完全没想到……”6月11日,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女生龙心怡手持“小微公益行动者专项奖”证书,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当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与中国妇女报共同授予的荣誉证书与一万元公益金送至她手中时,这位创业女大学生更加坚定了守护“传统宝贝”的决心,“未来,我们会继续深耕,让公益的星火汇聚成更强大的力量,期待更进!”

数日前,本报以《创业女大学生联动八省大学生培养“非遗经纪人” “非遗保护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我想把它当成一辈子的事业”》为题,报道了龙心怡打造“非遗经纪人”团队,带领团队跨越八省,用数字化手段破解非遗传承困境的故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龙心怡及其团队用行动诠释了“数字赋能文化传承”的青春担当。
“小微公益行动者专项奖”颁奖词中这样赞誉这位女大学生创业者:“你是传统与未来的摆渡者,以代码为针编织千年非遗的新衣,以创意为线缝合文化传承的断层。你是Z世代的文化哨兵,在VR光影中复刻匠人指尖的温度,于盲盒里藏进皮影戏的百年故事。从聆听爷爷的一声叹息开始,到用数字技术唤醒沉睡的非遗脉搏。跨越八省,集结青春力量,你和伙伴们让濒危技艺重获新生,为古老文明注入赛博时代的呼吸。当白发匠人的坚守与青年学子的创新,在数字世界中完成跨越时空击掌,这,便是最动人的传承。”

龙心怡所打造的“非遗经纪人”团队,如同一支充满活力的青春之师,步履不停跨越八省,以数字技术为古老文明注入“赛博时代的呼吸”。
从最初校园社团的尝试,到如今成为备受瞩目的项目,团队用VR光影复刻匠人指尖的温度,在盲盒中藏匿百年皮影戏的跌宕故事——数字技术不只是冰冷的工具,更是她们为非遗寻得的新生密码。
龙心怡的初心,源自爷爷面对传统技艺式微的一声叹息。这声叹息催生了她的信念:“非遗保护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我想把它当成一辈子的事业。”她集结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在数字世界中搭建起一座跨越代际的桥梁。
当白发匠人的坚守与青年学子的创新在虚拟空间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击掌”,非遗传承便拥有了最动人心魄的力量——这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血脉的奔流不息。

“这一万元公益金,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是莫大的信任。我们会把钱用在团队建设和体验活动中,不辜负这份期待。”对于承载着认可与信任的一万元公益金,龙心怡郑重地表示:“未来,我们一定会带着这份温暖,把非遗数字化创新传承做得更扎实。”
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负责人文娜介绍,天天正能量是阿里巴巴公益联合全国近400家主流媒体共同打造的知名公益平台,以“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为宗旨,通过奖励小而美的凡人善举,唤醒人心,激励善行,推动社会向善向暖。该平台十年间投入上亿公益金,嘉奖了万余普通人的善行微光。龙心怡和她的团队,正是其中一道耀眼的青春光芒,为古老的非遗技艺照亮前路。
非遗传承的漫漫长路上,龙心怡和她的团队用青春为舟楫,以科技为双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文化摆渡者”。
评论